认识跖疣:成因、诊断与鸡眼的区别

脚底长了硬结导致走路疼得不行,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鸡眼,还有可能是另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跖疣。跖疣和鸡眼有什么区别?如何诊断跖疣?又有什么治疗方法?

跖疣,这个看似普通的足部皮肤问题,实际上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

HPV病毒通过足部皮肤的微小破损进入上皮细胞内,然后在这个“舒适”的环境中复制、增殖,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从而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跖疣。

这种感染通常出现在足底受压的部位,如脚跟、脚趾等,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角质增生,表面粗糙,有时还可以看到黑点,这些黑点实际上是病毒引起的血管出血点。

如何诊断跖疣呢?

1、诊断跖疣主要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患者的病史以及皮损的表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足部疼痛、压痛等症状,并仔细观察皮损的形态、位置和颜色。

2、有时,为了更准确地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皮肤镜进行检查。在皮肤镜下,跖疣的皮损表现为增生的血管和点状出血,这些特征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3、如果需要进一步确认,医生还可能会建议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这种检查可以明确地看到上皮细胞的角化不全和细胞空泡化,从而确认跖疣的诊断。

跖疣与鸡眼的区别:

1、跖疣:跖疣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表面粗糙,有时可见黑点。跖疣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避免穿过紧或过硬的鞋子,以减少对足部的摩擦和压迫。

2、鸡眼:虽然也是足部的一种常见问题,但它的成因和表现与跖疣截然不同。鸡眼主要是由于长期摩擦和压迫导致的角质层增厚,通常出现在脚趾等易受摩擦的部位。鸡眼的表面光滑,呈圆锥状嵌入皮内,压迫神经末梢时会引起疼痛。鸡眼并没有病毒感染,因此不会传染给他人。对于鸡眼的治疗,通常也是通过减少摩擦和压迫来缓解症状,如使用鞋垫、改变走路姿势等;如果症状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跖疣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与鸡眼有所不同。通过了解跖疣的成因、诊断方法和与鸡眼的区别,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并应对这一疾病。如果您发现自己或他人可能患有跖疣,请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医生介绍

迟慧彦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皮肤科

擅长疾病: 脱发、疣、疱疹、湿疹、过敏性皮肤病、痤疮、色素障碍性疾病。

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专业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国家公派英国牛津大学医学部访学一年。曾跟随多位国内外著名皮肤科及皮肤美容整形专家学习中西医诊疗皮肤病经验。曾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皮肤科及上海交大附属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激光美容科科研合作及进修一年。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委员、中国美容整形协会中医分会委员等。参加WHO、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获科技进步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