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筋怎么办?家庭自救指南来啦

近期,天气多变,很多人都反映出现了肌肉痉挛的问题,俗称“聚筋”。那种突如其来的疼痛,让人措手不及。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的聚筋应对与预防指南,助你轻松告别这一烦恼。

一、聚筋的快速缓解法

1、自我按摩:轻轻拍打或揉捏痉挛的肌肉,持续5-10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2、拉伸运动:根据痉挛部位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拉伸。如小腿抽筋,可坐下将抽筋的腿伸直,用手将前脚掌向身体方向拉,保持15-20秒,重复2-3次。

3、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控制在40-50度)敷在痉挛部位,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天2-3次。

二、聚筋的应对与预防

1、应对方法:

(1)轻度聚筋:除上述方法外,可尝试服用非处方药如布洛芬或阿司匹林,但请遵循药师建议。

(2)中度聚筋:如症状持续不减,建议咨询医生,可能需要物理治疗或注射肌肉松弛剂。

(3)重度聚筋: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2、预防方法:

(1)运动员:运动前后务必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放松活动,如慢跑、动态拉伸等,每次至少10分钟。

(2)老年人: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同时,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牛奶、豆腐、鱼肝油等。

(3)缺钙人群: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芝麻、海带等。同时,可考虑服用钙补充剂,如碳酸钙等。

三、实用小妙招

1、按摩球使用:选择直径约为5-7cm的按摩球,将球放在痉挛的肌肉上,轻轻滚动,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2、饮食调整:多吃富含镁的食物,如杏仁、菠菜、香蕉等。同时,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以免加重痉挛。

聚筋虽常见,但并不可怕。掌握正确的应对与预防方法,就能轻松告别这一烦恼。你还有什么关于聚筋的小妙招或疑问吗?快来评论区分享和讨论吧。

医生介绍

陈坚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骨关节科

擅长疾病: 膝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其他下肢关节。

198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骨科临床工作经验。1995年进入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进修学习和工作。于2000年~2001年接受德国Hessing基金和B.Braum基金的支持,公派出国在德国Augsburg Hessingstiftung骨科医院研修骨科临床工作,多次到韩国、泰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接受短期参观学习和培训。目前从事关节炎外科的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工作,主要集中于关节镜外科的手术治疗方面工作,具有较丰富的关节炎和运动损伤的诊断经验,全面掌握关节镜下手术操作的技术,能够完成膝关节镜下各种常规手术,以及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修补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对于踝、肩、肘、髋等关节镜也有涉及。近年来有二十余篇论文发表于国内核心医学期刊志上,并参加10余本临床专著的撰写与翻译工作。现为国际关节镜学会、膝关节外科和运动医学会会员(ISAKOS)、中华医学会北京骨科分会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会员、内镜基地评审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疼痛医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劳动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西城区劳动鉴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北京市西城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名誉教授、北京医师协会骨关节病专家会诊中心特聘专家。多次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秀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奖励。